一边是用手术刀理性冷静处理病例,一边是用感性细腻的笔触记录患者故事,网红“小胖鸡医生”的急诊网文,自去年开始在社交媒体走红,言简意赅的描述下是医者仁心的底色,圈粉无数。
“小胖鸡医生”的真实身份,是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舒秦蒙医生,这位在小红书上拥有十数万粉丝的青年医生,为何要用文字来记录?近日解放日报·上观新闻记者走近舒医生了解他的心路历程。
真实记录有暖流般的力量
舒秦蒙高高的个子、俊朗的脸颊,因为英文名叫jimmy,又“曾经胖过”,他给自己的网名就叫“小胖鸡”,同事戏称他是急诊里的“鸡哥”。
“小胖鸡”在眼耳鼻喉科医院工作已有10年,尽管工作十分繁忙,记者看到他时仍神采奕奕,眼里流露出对职业的热爱与追求,“我其实还是有英雄主义的,觉得能帮助到其他人,非常开心。”
师从我国知名眼底疾病专家徐格致教授,舒秦蒙在眼底疾病的诊疗中一步一个脚印的成长,与外科医生冷峻、理性的形象有些反差的是,他在网络的文字温馨又感人,常常催泪。
“护士说:待会要收一个小孩破裂伤。我点点头。我走出去,几个大人在护士台前围着一个男孩。角膜上一道长长的伤口,我轻轻扒下眼皮,他剧烈抖了一下,眼泪开始打转,但仍努力睁眼,一声不吭。他真的很坚强。……过了一个月,他们再送男孩过来,又凑钱给他放了晶体。最后这娃还有0.6呢,农妇笑着给我说,还是那么不好意思,淳朴又厚实,就像他们脚下的土地。这片土地真好啊,没有让这一株小草默默地枯萎。”
去年他的一篇急诊“爆款”短短几行文字,感动了无数网友,并获评中央网信办主办的2024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征集展播活动“网络正能量”精品。
“我没想到随手写下的文字能如此有能量”。舒秦蒙直言。记录病例故事,最早缘起于援滇岁月。2022年-2023年,他作为医院第二批援滇医疗队员,前往云南文山富宁县人民医院开展医疗援助,回忆那段艰苦而特殊的日子,“小胖鸡”说,“不像在上海‘四平八稳’地坐诊,在当地能看到好多这里看不到的病例,许多人快瞎了才来看病,我写下这些真实的故事,期待普及更多科学知识,也让更多人能对医患之间的缘份有更直观的了解。”
点滴叙述映射了医患情缘
舒秦蒙走红网络的第一篇“爆款”,发生在两年前。当时,《他走了二十公里来看病》网文就收获23万点赞,留言超过2万。文章记录一名从县城来上海医院看病的患者:由于眼内出血、视野不清晰,50多岁的汉子一大早从山里出来,走了二十多公里才到县医院,县里医生推荐他来上海看,赶到眼耳鼻喉科医院时,已接近下班时间。
“我当时看到他是有些不耐烦的,都快下班了,这么晚来干嘛呢?很多辅助检查都做不了了。”舒医生坦诚地告诉记者,“但得知他走了二十公里,看到他渴望的眼神,我一下子被触动了!决定先给他看看什么毛病。初步判断下来是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,血出了有段时间了。”最后,舒医生为患者配了止血药和眼药水,叮嘱他后续注意事项和随访时间。
这只是舒医生门诊病例里的“小浪花”,他用细腻笔触勾勒出来,文字犹如潺潺细流温暖了无数网友的心,“笔下的汉子就像我老家的父老乡亲。” “希望每个病人都能遇到舒医生这样的好人,早日康复!”留言中的善良与暖意又反馈给了“小胖鸡”,许多人通过这点滴碎片的叙述,理解了医患之间惺惺相惜的感情。
援滇回来,舒秦蒙与大家投入到最忙的急诊季。挑战时刻出现。就在今年大年夜,本以为无事平安,突然来了两台大手术。70多岁的老伯在外地开好白内障术后感染,10岁的孩子在外地放鞭炮炸了眼球……又是一个不眠夜,灯火通明的手术室里,他与同事齐心协力的奋战,最终挽救了患者与家庭。这段经历,也被他记录在社交媒体中。
很多时候,“小胖鸡”的记录目的性并不那么强,只是想把自己当下的所见所闻所想“复盘”一下。这位果敢与细腻的青年医生,从小就埋下学医的“种子”。记者了解到,他成长于巴蜀之地,父亲是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心内科医生,师从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灏珠教授,“我知道自己长大后会当医生,但爸爸说你估计遗传我,手不那么巧,未必能开刀。现在证明,我比我爸手巧多了!”舒秦蒙笑着说,眼里有坚定的自信,亦透着几份自豪。
人文思索伴随青年医生成长
爱看书的舒秦蒙业余时间是个文艺青年,爱撸猫。“偶尔自律型中年男子,严格遵守公立医院中年医师形象准则,正在有序规律脱发”,“小胖鸡”的自我简介诙谐幽默,颇有风格。
读书时他曾跟着我国眼科学泰斗、国内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开创者王文吉教授学习抄方,扎实的基本功为后来职业生涯开了个好头。去年王教授仙逝,“小胖鸡”再次撰文“挥别与纪念王奶奶”,令无数同行泪目。
“我在学生时代曾给王奶奶抄方,她在对话的结尾常常说的是:不知你的看法如何?若我修改有误请指出。其他译者对修改有不同意见也请告知我。中文加工请不要有顾虑,我的中文可能已经过时……以谦逊的姿态面对后辈的驽拙成果,并不会天然地认为自己出手是为稚徒们添加增益。学问是天下最大的公物,此下所有人都是学徒,她应是这样认为的。”在他笔下,谦逊的医学大家形象跃然纸上,成为他为医做人的榜样。
又是一年毕业季,就在不久前,“小胖鸡”就“为什么学医”发文。他提及了在青浦打工受伤、最后治好的青年人,外伤男孩痊愈后出院时说“我要学医”……除了累,当医生还有什么?
他像是回答自己内心的叩问,却也为无数学子揭开心底迷思,“学医不会容易的,因现实而困顿,因无能而窘迫,不断进步、不断挫折又不断割舍,但其中有小小的自留地,有在先贤背后做无知小子的乐趣,有在烟海书格里学问寸进的乐趣。在大河江涛咆哮下,发现自己这支小小芦苇也有一丝韧劲的乐趣。”
美港通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